“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整體成效好于預期。”上海市副市長湯志平說。對這一點,參加審議的常委會委員和代表們都感同身受。4040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參與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大代表對自己所在小區和單位的垃圾分類效果給予肯定。
“共情感”轉化為社區“共治力”
“我們暗訪了100多個小區和機構,了解了大量一手的真實鮮活數據,成效的確好于預期。”魏東委員說,給他印象深的是,一些居民區的業委會、居委會、物業“三駕馬車”以及居民對這個工作的熱心程度、參與程度遠遠超出預期。
市人大常委會分兩個階段對垃圾分類進行專項監督:頭一個階段,7月1日《條例》實施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后一個階段,7月1日《條例》實施后的落實情況。此輪監督實現了16個區全覆蓋,涉及了各類主體和對象,共抽查暗訪了150多個點位。
“我們暗訪發現,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撬動社會治理的有力支點,是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的又一典范。”魏東說。凡是生活垃圾分類成效明顯的居民小區,黨建引領作用必定顯著,黨組織、居委、物業、業委會“四位一體”的社區動員模式一定運作順暢。無論是在分類工作準備階段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在樓層撤桶、設置臨時投放點等投放方案的設計上與居民充分溝通還是在日常管理中開展各類評比、表彰先進、督促落后等,居民區黨組織凝聚群眾、協調各方的作用充分顯現。越來越多的居民已經發自內心地將垃圾分類作為自己的事情來做。
“生活垃圾分類從社會治理的難點,成為彌合社會關系、鄰里關系的載體,其催生的‘共情感’正在不斷轉化為社區的共治力”。市人大常委會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監督檢查組副組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說。
代表們提到,部分外省市人大到上海調研垃圾分類,部分團隊選擇了先在上海大街小巷“暗訪”一圈,然后再進行座談交流。“座談會上,他們都說,他們看到的這部分小區開展的垃圾分類確實超出他們的預期。”魏東說。
分的是垃圾,聚的是人心
“分的是垃圾,聚的是人心。”市人大代表胡曉麗談到她做《市民與社會》節目時接到的一個市民電話。
這位市民和80多歲的母親分開住,老母親由鐘點工阿姨照看,他每次去母親家都發現阿姨的垃圾分類做得并不好,因為圖方便簡單,各種垃圾經常混分。有一次他給阿姨談心,這次我們垃圾分類不是為了省多少錢,不是為了把省下來的瓶子、報紙和紙板箱賣錢,更重要的是,垃圾分出來后焚燒、填埋將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你聞到的空氣和享受到的環境會越來越好。這位市民給阿姨講完道理后,她媽媽家的垃圾分類做得比以前好多了。
這樣的故事在申城很多。
“垃圾分類要發動每個居民,問計于民。”李鳴委員認為,除了發動專業科研人員,高校的大學生都有許多發明創造,技工技能競賽的學生有許多金點子,社區里大量退休的精力充沛的老人也有不少小創造,“我們能不能在大眾創新的社會氛圍中進一步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發揮全社會方方面面人才的智慧來共同推進生活垃圾設備設施的研發、改進,或者說更新換代”?
“作為代表參加垃圾分類的監督調研,原來我想沒有什么科技含量,沒想到跑到中轉站看了后讓我們很驚喜。”許麗萍代表說,今年她三次到徐浦垃圾中轉站調研,這個中轉站使用了人工智能圖片識別技術,放了感知元件,如果從小區運過來的垃圾分錯了,計算機會自動識別出來,還可以可以追溯它來自哪個小區。“我問工作人員,識別率多少,他說可以辨別出80%,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小區分得好不好,不僅取決于我們的暗訪結果,還有數據說話。”
委員們提到,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測評結果排名,對各區、各街鎮的工作形成有力倒逼,也激發了廣大市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條例》關于分類的規定已經為社會所了解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作用,依法處罰一些違法情形比較惡劣的單位和個人,用嚴格執法彰顯法規的權威,表明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決心和力度。據統計,城管執法部門開展執法監管,7月至10月,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共教育勸阻相對人3.12萬余起,責令單位整改1.6萬余起,責令個人整改3800余起,依法查處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案件3400余起,起到了法治的威懾作用。
久久為功,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通過監督調研,代表們也發現,居民生活習慣還需進一步培養。盡管目前在實踐中出現了一批常態長效化生活垃圾分類的典型案例,但相當數量的居民小區仍比較依賴志愿者監督,對于如何實現居民從被動監督到自覺分類的轉變還缺乏準備。
投放管理還需進一步完善。一些小區的“定時定點”沒有充分考慮居民的生活作息時間,導致亂扔垃圾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小區為方便有特殊困難的居民設置了誤時投放點,此措施在客觀上也為一些故意不按時投放的居民提供了便利。
“我們知道,垃圾吸引市場化的是可回收物的高附加值部分,比如手機、電腦等等電子垃圾,而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部分急需加快市場化領域的全覆蓋。”施政委員認為,要研究解決低價值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利用問題。加快明確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回收運作模式,厘清回收企業、個體回收人員與點站場之間的關系,發揮好市場和政府的兩大作用,使低價值可回收物真正能收得上來并循環起來。
“垃圾分類是一場改變生活方式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筑牢垃圾分類意識,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常委會委員表示,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本文來源于網絡轉載:新浪新聞
Copyright ? 杭州申輝環??萍加邢薰景鏅嗨??備案號:浙ICP備19000748號-2